偿债能力的比率分析-资产负债比率
资产负债比率也称负债比率或举债经营比率,是企业全部负债总额与全部资产总额的比率,表示在企业全部资金来源中,从债权人方面取得数额的所占比重。该指标用于衡量企业在清算时保护债权人利益的程度,衡量企业利用负债融资进行财务活动的能力,也是显示企业财务风险的重要标志。这一指标越高,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越差,反之越强。其计算公式如下:
资产负债比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各利益主体(如债权人、所有者、经营者)往往因不同的利益驱动而从不同的角度来评价资产负债比率。
对企业债权人而言,他们最为关心的就是所提供的信贷资金的安全性,期望能于约定时间收回本息。这必然决定了债权人总是要求资产负债比率越低越好,希望企业的每一元债务有更多的资产作后盾。如果企业的主权资本较少,表明投资者投入的份额不足,经营过程中创造和留存收益的部分较少,债权人就会感到其债权风险较大,由此,做出提前收回贷款、转移债权或不再提供信贷的决策。
对企业所有者来说,首要目标就是要提高投资收益水平,并将投入的资本维持在适度的风险水平上。由于负债能为投资者带来杠杆收益,而且不会稀释其股权,所以,投资者期望利用债务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但债务同时也会给投资者带来风险,因为债务的成本是固定的,如果企业经营不善或遭受意外打击而出现经营风险时,由于收益大幅度滑坡,贷款利息还需照常支付,损失必然由所有者负担,由此增加了投资风险。对此,投资者往往用预期资产报酬与借款利率进比较判断,若前者大于后者时,表明投资者投入企业的资本将获得双重利益,即在获得正常利润的同时,还能获得资产报酬率高于借款利率的差额,这时,资产负债比率越大越好;反之,若前者小于后者时,则表明借入资本利息的一部分,要用所有者投入资本而获得的利润数额来弥补,此时,投资者希望资产负债比率越小越好。
从企业经营者角度来看,需要将资产负债比率控制在适度水平上。由于债务成本的税前扣除和杠杆收益功能,任何企业均不可避免地要利用债务,但负债超出某一程度时,则不能为债权人所接受,使企业的后续贷款难以为继。另一方面,随着负债的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不断加大,进而危及主权资本的安全和收益的稳定,也会动摇投资者对经营者的信任。因此,经营者利用债务时,既要考虑收益性,又要考虑由此而产生的风险,审时度势,做出最优决策。
由上述分析可知,企业资产负债比率多少为佳,并没有一个公认的标准。进行分析评价时,通常要结合同行业的平均水平或先进水平、本企业的前期水平及其预算水平来进行。但是,由于企业的负债总额和资产总额包含着丰富的内容,而各个企业在计算这一指标时,口径并不完全一致,如坏账准备、存货跌价损失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递延税款等项目的处理就存在着广泛的差异。因而,将该指标与其他企业或行业平均水平进行对比分析时,注意斟酌用于计算的各个数字的实际内涵,剔除差异因素后,再作评价。
- 01盈利能力分析的目的和 ...2019-11-04
- 02总资产变动情况分析2019-11-04
- 03负债结构分析应该考虑 ...2019-11-04
- 04多种产品组合的盈亏平 ...2019-11-04
- 05所有者权益结构分析2019-11-04
- 06股东与经营管理者之间 ...2019-11-04
- 07固定资产与流动资产结 ...2019-11-04
- 08营运资金与长期负债比 ...2019-11-04
- 09资产结构分析的目的与 ...2019-11-04
- 01财务报表的组成和分类2019-11-04
- 02债务转为资本2019-11-04
- 03以换出资产账面价值计 ...2019-11-04
- 04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判 ...2019-11-04
- 05资产的计税基础2019-11-04
- 06所得税会计核算的一般 ...2019-11-04
- 07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2019-11-04
- 08借款费用的范围2019-11-04
- 09实收资本接受现金资产 ...2019-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