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留用利润分析
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的净利润,按协议、合同、企业章程或有关规定,要留用一部分用于扩大再生产和集体福利。剩余的才用于发放股利。留用的部分利润便称为留用利润,包括法定盈余公积金、公益金、任意公益金和未分配利润。留用利润直接关系到分配给投资者股利的多少。因此,投资者很重视对企业留用利润产生影响的各因素的分析。
1.法律因素
我国现行的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对实现的年度净利润按比例提取法定盈余公积,一般按净利润的10%提取,当法定盈余公积累积金额达到注册企业注册资本的50%以上时,可不再提取。企业按规定还要从净利润中提取5%-10%的法定公益金用于职工集体福利设施。除此之外,外商投资企业应当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按净利润提取储备基金、企业发展基金、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按规定在合作期内以利润归还投资者的投资,以及国有工业企业按规定以利润补充的流动资本,也应从可供分配的利润归还中扣除,最后才将剩余部分用于投资者分配。在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中,公司可按规定提取一定的任意盈余公积金留存公司用于再投资。也就是说,企业的股利分配是从当期的利润和过去的累积留存利润中支付,支付数额的大小受有关法律规定的影响。由此可见,企业股利的支付,不可能超过当期利润与过去的留用利润之和。
2.资本成本因素
资本成本的高低是企业选择筹资渠道的基本依据。采用留用利润筹集资金不需要支付筹资费用,比发行新股和举债筹资成本低、隐蔽性好。同时,以留存利润进行筹资,还会增加股东权益资本的比重,降低财务风险,进而提高企业的借贷能力。所以企业筹措大量资金时,应选择比较经济的筹资渠道,以降低资本成本,留用利润的比重则相对较高。
3.扩张投资因素
当企业有良好的投资机会,且预期的投资收益大于其机会成本时,企业往往会将大部分盈余用于投资,而少发放股利;如果企业暂时缺乏良好的投资机会,则倾向于向股东多支付股利,以防止保留大量现金造成资金浪费,留用利润的比重则相对较低。
4.偿债能力因素
偿债能力是指企业按时足额偿还各种到期债务的能力。如果企业支付现金股利后会影响企业偿还债务和正常经营时,企业发放现金股利的数额就会受到限制,从而使留存利润的比重相对较高。
5.资本结构因素
留存利润可以作为资本结构的一个调整量,当资金需求量和负债一定的情况下,如果要保持原有的资本结构,则按资本负债率可倒求出留存利润以保持资金来源等于资金运用的平衡关系。如果企业认为目前资本结构不合理,也可以通过调整留存利润的比重来达到预期的资本结构。
- 01盈利能力分析的目的和 ...2019-11-04
- 02总资产变动情况分析2019-11-04
- 03负债结构分析应该考虑 ...2019-11-04
- 04多种产品组合的盈亏平 ...2019-11-04
- 05所有者权益结构分析2019-11-04
- 06股东与经营管理者之间 ...2019-11-04
- 07固定资产与流动资产结 ...2019-11-04
- 08营运资金与长期负债比 ...2019-11-04
- 09资产结构分析的目的与 ...2019-11-04
- 01财务报表的组成和分类2019-11-04
- 02债务转为资本2019-11-04
- 03以换出资产账面价值计 ...2019-11-04
- 04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判 ...2019-11-04
- 05资产的计税基础2019-11-04
- 06所得税会计核算的一般 ...2019-11-04
- 07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2019-11-04
- 08借款费用的范围2019-11-04
- 09实收资本接受现金资产 ...2019-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