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缺性资源的有效利用决策
当企业向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时,可供企业使用的各种资源往往受到限制。例如面积、机器时数、工人人数及原料供应等可供使用的数量都是有限的。当企业目前所拥有的某些资源的利用达到饱和状态时,企业在短期内就无法增加产量或服务量,以满足市场的需求;这些资源就成为企业的稀缺资。在这种情况下,制约企业的因素不是市场,而是企业的稀缺资源。因此,企业管理者面临着如何使其稀缺资源实现最佳运用的决策问题。
从会计的角度看,管理者面对稀缺资源进行决策时,其着眼点应是在现有资源约束条件下,通过适当的产品组合或服务组合的安排,使企业利润最大化。由于固定成本是无关成本,故这里的利润最大化可以理解为贡献毛益最大化。下面我们分两种情况讨论稀缺资源限制下的生产决策问题。
(一)只有一种稀缺资源限制的决策
在只有一种稀缺资源限制的条件下,企业在确定贡献毛益最大的产品或服务组合的方法是:按照单位稀缺资源贡献毛益的大小进行排序,然后选择贡献毛益最大者组织生产或提供服务。这就是说,不能按照产品本身单位贡献毛益的大小选择生产顺序。
(二)一种稀缺资源和市场需求有限:双重约束下的生产组合决策
现实中,市场对企业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是有限的,即市场需求有一定的上限,这样企业所能销售的产品数量至多是市场需求上限。这时,如果我们将市场上限和企业某一种稀缺资源同时作为约束条件时,应如何安排利润最大化的生产组合呢?方法是依然按照单位稀缺资源贡献毛益的大小进行排序,然后按照且只能按照由大到小的次序,把各种产品的产量安排到市场所需的数量为止。
(三)关于稀缺资源限制条件下生产安排决策的进一步说明
以上我们讨论了一种稀缺资源和市场需求有限的条件下,企业应如何安排生产才能实现利润最大化。但是,从实际的角度看,我们的讨论是最简单的情况。因此,需要对以上问题加以进一步说明:
1.关于基本假设
在我们的讨论中,有较严格的假设:
(1)固定成本保持不变,故利润最大化和贡献毛益最大化是一致的。但是.当某些产品存在专属成本时。这种假设就不成立了。
(2)无论生产或服务数量如何变化,单位变动成本总是不坐。这意味着,无论发生多少消耗和生产多少产量,资源的价格和企业的生产效率保持不变。
(3)对每种产品的市场需求和资源耗用量的估计是确定的。
显然,如果以上假设中的任何一个或几个发生变化,都会产生不同的决策结果。因此,在现实中,要想实现利润最大化、企业管理者必须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对其决策进产调整。
2.非货币因素
这些因素主要有(但不限于此):
(1)在以上分析中,我们假设产品组合中的产品是相互独立,但实际上很多企业生产和销售具有互补性的商品,这时的决策显然要考虑互补产品之间的相互影响。
(2)符合企业利润最大化的产品组合是否会影响到企业客户的忠诚度、企业未来获取资源的机会,特别是当前看来并不稀缺的资源等,这显然是一个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之间的权衡问题。
(3)对任何稀缺资源,是否认真考虑了造成稀缺的原因、如何克服、能否找到替代品、能否重新设计产品等问题。这些问题都涉及企业的长期利益。
- 01盈利能力分析的目的和 ...2019-11-04
- 02总资产变动情况分析2019-11-04
- 03负债结构分析应该考虑 ...2019-11-04
- 04多种产品组合的盈亏平 ...2019-11-04
- 05所有者权益结构分析2019-11-04
- 06股东与经营管理者之间 ...2019-11-04
- 07固定资产与流动资产结 ...2019-11-04
- 08营运资金与长期负债比 ...2019-11-04
- 09资产结构分析的目的与 ...2019-11-04
- 01财务报表的组成和分类2019-11-04
- 02债务转为资本2019-11-04
- 03以换出资产账面价值计 ...2019-11-04
- 04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判 ...2019-11-04
- 05资产的计税基础2019-11-04
- 06所得税会计核算的一般 ...2019-11-04
- 07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2019-11-04
- 08借款费用的范围2019-11-04
- 09实收资本接受现金资产 ...2019-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