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经济增速放缓:不唯速度 适度回落也是机遇
作者:六丰财务74 11-04 16:15
内容摘要: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面对国内外错综复杂的经济环境,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各地区各部门积极应对挑战,全国人民继续奋发努力,使我国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势头,“十二五”开局良好
欧债危机、美债危机、通货膨胀、“硬着陆”危险……盘点“十二五”开局之年国民经济的关键词,困难和复杂超乎想象。
速度虽然放缓,但全年仍将增长9%以上
观察2011年中国经济的走势,从应对金融危机实施一揽子计划后的强劲反弹,转向自主稳定增长的特点十分鲜明。
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2009年和2010年我国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国民经济实现向好回升后,面对外部流动性泛滥、国内通胀预期居高不下的新情况,2010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今年宏观调控的基调定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2011年,在世界经济复苏一波三折、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明显减速的背景下,中国经济不乏亮点:尽管GDP增速在逐季回落,但今年前三季度累计仍然增长9.4%,预计全年增幅将超过9%;在旱涝天灾轮番袭来的年景里,农业再获丰收,实现半个世纪以来的首次“八连增”;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其中,一至三季度农民人均现金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了13.6%,是历史罕见的高增长,比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幅高5.8个百分点。此外,物价高位回落、就业持续增加、效益不断提高……一系列成就来之不易。
与此同时,从去年四季度开始,国民经济增长出现了放缓的态势。今年前三个季度的增长率分别为9.7%、9.5%、9.1%,增幅的逐季回落显而易见。经济增速放缓原因何在?
从外部环境看,发达国家经济复苏遇到挫折所导致的外需下降是主要原因之一。近几个月的出口规模逐步显现稳中回落的态势,并已连续3个月下降。据海关统计,今年9月份出口增速比去年同期下降8个百分点,10月份出口增速又比9月回落1.2个百分点。从内部环境看,“经济走势的回落不是因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发生了根本变化,而是前期刺激增长政策退出以及刺激的力度和效果递减的反映,是主动调控的结果。”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分析说。
从投资看,今年1—10月,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幅比上半年回落了0.7个百分点,投资的新开工项目及资金到位率也都有回落。投资增速回落的趋势,与银行信贷资金逐步收紧、房地产等领域的调控力度加大直接相关。以房地产和铁路投资为例: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从年初的35.2%,回落到1—10月份的31.1%;今年前10个月,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289.9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5.2%。
从消费角度看,前十个月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比去年同期名义增速回落了3个百分点,实际增速回落了近4个百分点,这种回落主要是因为汽车销售的增速大幅回落,以及与房地产销售相关的建材、家具类消费的增速回落带来的。根据盛来运的分析,“今年前9个月汽车消费增速为9%,比去年同期回落了20个百分点。仅这一项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影响就有3个百分点。另外由于房地产调控,商品房销售下降,相关的建材和家居的消费增速也回落了五六个百分点。这两项都与刺激政策力度减弱和退出相关。”
此外,规模以上工业经济增速一季度为14.4%,二季度为14%,三季度为13.8%,这种回落一方面与需求变动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实施节能减排政策、对高耗能和高污染的行业进行主动调控有关。
虽然逐季回落,但前三季度GDP增速都保持在9%以上,规模以上工业经济增速也都在14%上下不到一个百分点的幅度在运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在25%左右波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扣除物价因素后的实际增速也很平稳。“从这些指标来看,虽然今年前三季度经济增速在回落,但回落都不大,基本运行在稳定增长的区间。”盛来运说。
在国内外经济环境错综复杂的情况下,今年预计全年GDP增速仍将保持在9%以上,我国仍将是全世界增长最快的经济体。
适度回落也是机遇,抓紧结构调整
奔跑的中国经济放慢了脚步,但“放缓”也是一种机遇,许多学者都不约而同地提出:“应该抓紧增速放缓这一机遇调整结构。”
无论是解决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还是迎接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机遇及挑战,推进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更加紧迫!中国经济景气中心副主任潘建成提出,“我们应该担心的不是硬着陆,而是转型的成效不明显”。中国的结构调整要做的事情很多,而现实是人们更看重GDP的增长,似乎腾不出手来推进调整。例如,我们强调要改变经济增长对投资的依赖、对重工业的依赖,可是今年以来重工业增长一直快于轻工业增长。又如,“十二五”规划提出,第三产业比重5年内要提高4个百分点,但事实上2010年比2009年下降了0.4个百分点,今年一到三季度比去年同期又下降了0.4个百分点。再如,“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但今年1—3季度,虽然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大长13.6%,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却只有平平的7.8%,明显与9.4%的GDP增幅没有同步。这说明目前我们的经济发展模式,总体上没有大的改观,现在走的基本上还是靠投资扩张推动增长的老路。#p#分页标题#e#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认为,我国现阶段潜在经济增长率在9%左右,经济增长速度过快,需求过旺,必然引发物价上涨,形成通胀压力;相反,如果经济增长速度调整到合理区间,更加接近潜在增长水平,总需求和总供给大体平衡,物价上涨就会得到有效控制,通胀压力就不会那么大。经济增速适度放缓,还有利于把各方面的注意力引导到调整结构和提高增长质量效益上来。经验表明,在现有经济增长方式下,增长速度过快,提高居民消费率、提高服务业的增加值和就业比重、提高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和排放强度等结构调整目标很难落到实处。
目前,中国的资源产品对进口的依赖度较高,原油进口超过50%,铁矿进口超过60%。盛来运表示,“我们经济增长越快,需求越高,国际产品价格越是居高不下。所以,经济增速的适度回落,有利于改善市场供求关系,有利于缓解输入型通胀压力,有利于缓解资源环境的瓶颈制约,也有利于各方面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调结构、转方式、保民生上。”
“结构调整机遇难得,时不我待!经济增速放缓一般是调结构的最佳时机,同时我们面临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机遇和挑战,加快结构调整的压力进一步加大。”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卢中原这样呼吁。
不唯速度,也要重视速度问题
增速放缓不改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
从需求方面看,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仍然处在快速增长的时期,每年新增的城市人口,加上已经进入城市的农村转移人口逐步转化为城市居民,将创造出巨大的城市住宅、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需求。同时,我国地区发展不平衡形成了要素和产业发展的互补性,扩展了经济发展的空间。新的区域增长极不断出现,可以有效带动投资和消费的增长,提供更大的市场规模和回旋余地。最值得我们乐观的,是国内消费市场的潜力巨大。我国仍处于消费升级的关键阶段,居民消费结构正从吃穿等生存性消费向住、行、教育等发展型消费升级。据盛来运介绍,消费结构升级2000年以来开始加快,2005年升级速度更快,但总体看,消费升级仍有很大的空间,并且会持续较长时间。“我们的恩格尔系数还是比较高,农村还是在40%以上,而发达国家是10%左右。另外,住房、汽车消费仍有很大的空间。尽管受宏观政策影响消费有波动,但只要收入分配解决好,增长趋势不可逆转,消费对经济增长会形成强劲的拉动作用。”
从供给方面看,长期紧缺的资金已经变为比较宽裕,劳动力总量巨大的优势还会持续一段时间。虽然随着中国人口结构变化和劳动年龄人口增长放缓,由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带来的“人口红利”将逐渐消失,但人力资本提升空间较大,政府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加之家庭规模缩小和收入增长,使人均人力资本投入明显提高,将对经济增长产生重要的积极影响。
我们已经在困难和挑战中度过了“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我们有理由对中国经济稳定较快增长保持信心。
同时,也要看到,经济总量虽然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但我国仍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无论是完成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历史任务,还是解决巨大的就业问题,都需要保持合理的经济增长速度。速度太高了不行,速度太低了也不行。我们既要提高对速度放缓的耐受力,理性看待速度回落,也要提高宏观调控的灵活性,高度重视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预调微调,促进经济保持合理的发展速度,避免大起大落。当前,国际经济环境更趋严峻,外部需求可能会更加紧缩,一些因素也制约国内需求的增长,部分中小企业经营困难,这些都加大了保持经济适度增长的压力。中央已经提出加强预调微调,提高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采取了一些必要的调控措施,这为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
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全球经济,2012年的中国经济仍然是困难与希望同在,挑战与机遇并存。走过开局之年,我们更需坚定信心,沉着应战,抓紧历史机遇完成“十二五”规划的宏伟蓝图,在转变发展方式的道路上稳步前行,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欧债危机、美债危机、通货膨胀、“硬着陆”危险……盘点“十二五”开局之年国民经济的关键词,困难和复杂超乎想象。
速度虽然放缓,但全年仍将增长9%以上
观察2011年中国经济的走势,从应对金融危机实施一揽子计划后的强劲反弹,转向自主稳定增长的特点十分鲜明。
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2009年和2010年我国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国民经济实现向好回升后,面对外部流动性泛滥、国内通胀预期居高不下的新情况,2010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今年宏观调控的基调定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2011年,在世界经济复苏一波三折、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明显减速的背景下,中国经济不乏亮点:尽管GDP增速在逐季回落,但今年前三季度累计仍然增长9.4%,预计全年增幅将超过9%;在旱涝天灾轮番袭来的年景里,农业再获丰收,实现半个世纪以来的首次“八连增”;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其中,一至三季度农民人均现金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了13.6%,是历史罕见的高增长,比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幅高5.8个百分点。此外,物价高位回落、就业持续增加、效益不断提高……一系列成就来之不易。
与此同时,从去年四季度开始,国民经济增长出现了放缓的态势。今年前三个季度的增长率分别为9.7%、9.5%、9.1%,增幅的逐季回落显而易见。经济增速放缓原因何在?
从外部环境看,发达国家经济复苏遇到挫折所导致的外需下降是主要原因之一。近几个月的出口规模逐步显现稳中回落的态势,并已连续3个月下降。据海关统计,今年9月份出口增速比去年同期下降8个百分点,10月份出口增速又比9月回落1.2个百分点。从内部环境看,“经济走势的回落不是因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发生了根本变化,而是前期刺激增长政策退出以及刺激的力度和效果递减的反映,是主动调控的结果。”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分析说。
从投资看,今年1—10月,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幅比上半年回落了0.7个百分点,投资的新开工项目及资金到位率也都有回落。投资增速回落的趋势,与银行信贷资金逐步收紧、房地产等领域的调控力度加大直接相关。以房地产和铁路投资为例: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从年初的35.2%,回落到1—10月份的31.1%;今年前10个月,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289.9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5.2%。
从消费角度看,前十个月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比去年同期名义增速回落了3个百分点,实际增速回落了近4个百分点,这种回落主要是因为汽车销售的增速大幅回落,以及与房地产销售相关的建材、家具类消费的增速回落带来的。根据盛来运的分析,“今年前9个月汽车消费增速为9%,比去年同期回落了20个百分点。仅这一项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影响就有3个百分点。另外由于房地产调控,商品房销售下降,相关的建材和家居的消费增速也回落了五六个百分点。这两项都与刺激政策力度减弱和退出相关。”
此外,规模以上工业经济增速一季度为14.4%,二季度为14%,三季度为13.8%,这种回落一方面与需求变动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实施节能减排政策、对高耗能和高污染的行业进行主动调控有关。
虽然逐季回落,但前三季度GDP增速都保持在9%以上,规模以上工业经济增速也都在14%上下不到一个百分点的幅度在运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在25%左右波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扣除物价因素后的实际增速也很平稳。“从这些指标来看,虽然今年前三季度经济增速在回落,但回落都不大,基本运行在稳定增长的区间。”盛来运说。
在国内外经济环境错综复杂的情况下,今年预计全年GDP增速仍将保持在9%以上,我国仍将是全世界增长最快的经济体。
适度回落也是机遇,抓紧结构调整
奔跑的中国经济放慢了脚步,但“放缓”也是一种机遇,许多学者都不约而同地提出:“应该抓紧增速放缓这一机遇调整结构。”
无论是解决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还是迎接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机遇及挑战,推进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更加紧迫!中国经济景气中心副主任潘建成提出,“我们应该担心的不是硬着陆,而是转型的成效不明显”。中国的结构调整要做的事情很多,而现实是人们更看重GDP的增长,似乎腾不出手来推进调整。例如,我们强调要改变经济增长对投资的依赖、对重工业的依赖,可是今年以来重工业增长一直快于轻工业增长。又如,“十二五”规划提出,第三产业比重5年内要提高4个百分点,但事实上2010年比2009年下降了0.4个百分点,今年一到三季度比去年同期又下降了0.4个百分点。再如,“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但今年1—3季度,虽然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大长13.6%,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却只有平平的7.8%,明显与9.4%的GDP增幅没有同步。这说明目前我们的经济发展模式,总体上没有大的改观,现在走的基本上还是靠投资扩张推动增长的老路。#p#分页标题#e#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认为,我国现阶段潜在经济增长率在9%左右,经济增长速度过快,需求过旺,必然引发物价上涨,形成通胀压力;相反,如果经济增长速度调整到合理区间,更加接近潜在增长水平,总需求和总供给大体平衡,物价上涨就会得到有效控制,通胀压力就不会那么大。经济增速适度放缓,还有利于把各方面的注意力引导到调整结构和提高增长质量效益上来。经验表明,在现有经济增长方式下,增长速度过快,提高居民消费率、提高服务业的增加值和就业比重、提高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和排放强度等结构调整目标很难落到实处。
目前,中国的资源产品对进口的依赖度较高,原油进口超过50%,铁矿进口超过60%。盛来运表示,“我们经济增长越快,需求越高,国际产品价格越是居高不下。所以,经济增速的适度回落,有利于改善市场供求关系,有利于缓解输入型通胀压力,有利于缓解资源环境的瓶颈制约,也有利于各方面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调结构、转方式、保民生上。”
“结构调整机遇难得,时不我待!经济增速放缓一般是调结构的最佳时机,同时我们面临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机遇和挑战,加快结构调整的压力进一步加大。”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卢中原这样呼吁。
不唯速度,也要重视速度问题
增速放缓不改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
从需求方面看,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仍然处在快速增长的时期,每年新增的城市人口,加上已经进入城市的农村转移人口逐步转化为城市居民,将创造出巨大的城市住宅、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需求。同时,我国地区发展不平衡形成了要素和产业发展的互补性,扩展了经济发展的空间。新的区域增长极不断出现,可以有效带动投资和消费的增长,提供更大的市场规模和回旋余地。最值得我们乐观的,是国内消费市场的潜力巨大。我国仍处于消费升级的关键阶段,居民消费结构正从吃穿等生存性消费向住、行、教育等发展型消费升级。据盛来运介绍,消费结构升级2000年以来开始加快,2005年升级速度更快,但总体看,消费升级仍有很大的空间,并且会持续较长时间。“我们的恩格尔系数还是比较高,农村还是在40%以上,而发达国家是10%左右。另外,住房、汽车消费仍有很大的空间。尽管受宏观政策影响消费有波动,但只要收入分配解决好,增长趋势不可逆转,消费对经济增长会形成强劲的拉动作用。”
从供给方面看,长期紧缺的资金已经变为比较宽裕,劳动力总量巨大的优势还会持续一段时间。虽然随着中国人口结构变化和劳动年龄人口增长放缓,由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带来的“人口红利”将逐渐消失,但人力资本提升空间较大,政府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加之家庭规模缩小和收入增长,使人均人力资本投入明显提高,将对经济增长产生重要的积极影响。
我们已经在困难和挑战中度过了“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我们有理由对中国经济稳定较快增长保持信心。
同时,也要看到,经济总量虽然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但我国仍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无论是完成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历史任务,还是解决巨大的就业问题,都需要保持合理的经济增长速度。速度太高了不行,速度太低了也不行。我们既要提高对速度放缓的耐受力,理性看待速度回落,也要提高宏观调控的灵活性,高度重视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预调微调,促进经济保持合理的发展速度,避免大起大落。当前,国际经济环境更趋严峻,外部需求可能会更加紧缩,一些因素也制约国内需求的增长,部分中小企业经营困难,这些都加大了保持经济适度增长的压力。中央已经提出加强预调微调,提高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采取了一些必要的调控措施,这为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
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全球经济,2012年的中国经济仍然是困难与希望同在,挑战与机遇并存。走过开局之年,我们更需坚定信心,沉着应战,抓紧历史机遇完成“十二五”规划的宏伟蓝图,在转变发展方式的道路上稳步前行,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分享:
浏览排行 最新发布
- 01卫生部:研究血液制品 ...2019-11-04
- 02中国人民银行发放61 ...2019-11-04
- 03民政部拟规定基金会重 ...2019-11-04
- 04应健全保障房建设投融 ...2019-11-04
- 05全国金融工作会议1月 ...2019-11-04
- 06陶瑞芝:鼓励央企向上 ...2019-11-04
- 07半月谈:把脉2012 ...2019-11-04
- 08上海市房管局副局长庞 ...2019-11-04
- 09通用航空业补贴即将落 ...2019-11-04
- 01资产审计之银行存款收 ...2019-11-04
- 02资产审计之审查现金收 ...2019-11-04
- 03资产增减变动审计2019-11-04
- 04温家宝元旦到湖南看望 ...2019-11-04
- 05北京今年将试点家具以 ...2019-11-04
- 062012年经济领域新 ...2019-11-04
- 07北京市属国企2011 ...2019-11-04
- 08生肖邮票带动整体邮市 ...2019-11-04
- 09非美货币上涨金价高位 ...2019-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