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业“去棉化”加快 高端纤维成接力棒
作者:六丰财务68 11-04 16:16
目前,中国纺织工业中的纺纱、织造等技术与发达国家几无差距,但是在高端纤维方面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严重依赖进口。以位芳纶为例,进口依存度超过95%。正因如此,大力发展高端纤维被同时列入国家战略新兴产业规划、化工“十二五”规划和纺织“十二五”规划,享受如此三项殊荣,中国高端纤维重任在身。
纺织业十二五规划力推产业质变产业用纺织品被寄厚望
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秘书长李桂梅透露,纺织业十二五规划的重心是纺织业要实现由量到质的转变。
虽然纺织工业十二五规划已获工信部通过的消息早已放出多日,但相关程序的履行却一直未结束,对此,纺企早已跃跃欲试想一睹真容。
据了解,十二五期间,我国纺织工业将在关键技术创新、先进技术产业化运用、自主品牌建设、可持续发展、产业园区规划、产业布局调整、多层次人才体系建设以及企业兼并重组等八个方向进行突破,推动纺织工业的转型升级。
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秘书长李桂梅向《证券日报》记者透露,这次的纺织业十二五规划的重心将是纺织业要实现由量到质的转变。
由量到质的转型是重点
2011年,在纺企经历了棉花“过山车”、人民币升值与欧洲债务危机等困难后,大批技术低下的中小企业无法维持生计而纷纷倒闭。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纺企急需进行产业升级改变亏损现状。
工信部总工程师朱宏任曾公开指出,纺织工业正处于发展的重要关头,机遇与挑战并存比其他行业更加突出。棉价波动、劳动力成本上涨、融资难已经成为影响企业经营的重要制约。
据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端小平透露,十二五期间,化纤业将更加注重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协调发展产业链,将传统产业提升与新的经济增长点并重培育。
有消息称,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已被列为十二五期间纺织工业科技进步的重点任务。据了解,十二五期间国家将大力提高纺织工业自主创新能力,尤其是关键技术的创新,形成自主创新体系。提高超纺、高纺、功能性、差别化等纤维技术的创新,加强碳纤维等高性能纤维材料的技术研发创新以及生物质等可再生资源纤维技术的研发。
中投顾问轻工业研究员熊晓坤认为,当前我国纺织工业在部分化纤产品的创新能力、研发方面尚不足,而这部分正是此次“十二五”规划重点开发的项目,这些项目都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受益的化纤企业主要有吉林化纤、华峰氨纶、华峰超纤等企业。”
东兴证券分析,预计“十二五”期间我国高性能纤维行业产值的年均增速在20%-25%之间。重点可关注公司包括芳纶龙头泰和新材,兼具规模和技术优势的S仪化。目前,泰和新材自主开发了对位芳纶技术,建成了国内最大的1000吨/年产能,产品已经接近杜邦、帝人等国际巨头的品质,具备了替代进口产品的能力。
由于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性能要求高、生产工艺复杂、技术壁垒高,是未来产业升级的关键要素,有券商建议投资者关注其中具有技术、规模优势的公司,如生产航空航天复合材料产品,技术垄断优势明显的博云新材;具有生产芳纶纤维中间体技术优势的浙江龙盛;具备高端芳纶纤维产品生产技术和规模领先优势的龙头企业烟台氨纶;具有生产超高分子聚乙烯纤维技术与规模实力的S仪化。
产业用纺织品将成新增长点
为引导纺织工业脱离困境,工信部在制定相关规划时,产业用纺织品的十二五规划就是其中之一。
产业用纺织品又称技术纺织品或智慧型纺织品,可增加混凝土强度,减轻飞机、火车的重量,作为纺织垫可提高路轨安全,作为窗帘与金属纤维的混合物具有防火功能,被广泛用于交通、工业、医疗、建筑、航空航天等领域,是高附加值产品。
近年来,传统产业用纺织品持续迅猛发展,新兴领域如医用纺织品、阻燃、防护、特殊复合材料等纺织品也呈现了新颖的发展态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5月份,产业用纺织品中的绳、索、缆,纺织带和帘子布,非织造布三大类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88.7亿元,同比增长29.4%,实现销售产值471.9亿元,同比增长28.8%,产销率96.6%。而出口方面,海关总署数据显示,1~5月份产业用纺织品出口额达到66.8亿美元,同比增长29.4%,尤其出口单价普遍上涨。
产业用纺织品需要的化纤产品要求很高,主要面对的是高性能化纤产品,这需要企业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难度较大。不过,这个市场的前景很好,有较大的盈利空间。#p#分页标题#e#
事实上,我国有一些企业早已开始相关研发并已取得一定的成果。据最新消息,烟台氨纶集团所属烟台美士达特种纸业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航空级蜂窝芯材用间位芳纶纸顺利通过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技术鉴定,即将批量用于飞机制造。作为一种重要的航空材料,芳纶纸蜂窝具有重量轻、强度高、抗冲击、耐腐蚀、隔音隔热、便于大面积整体成型等优异性能,因此成为现代飞机结构部件的理想芯材。此次国产蜂窝芯材用间位芳纶纸通过中航工业技术鉴定,标志着中国在打破西方发达国家的技术封锁与市场垄断、实现飞机轻量化关键材料的国产化方面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兼并重组成为趋势
鉴于我国纺企低端产品的产能过剩,中小企业纷纷亏损与倒闭。中投顾问轻工业研究员朱庆骅认为:“必须加强企业创新能力,加快实现服务模式的转化,在适应终端产品特性的同时打造自主品牌,获得长期发展竞争力,而产业过剩亏损严重主要是由于行业品牌缺失,受限于中间材料的地位使其难以形成独立的品牌地位,因此转变模式,树立品牌地位是关键,重组并未唯一办法,企业间的合作、合资同样能够帮助企业解决问题。”
朱庆骅认为,重组能够加速行业优胜劣汰,对整个行业发展而言是有利的,这也将是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中小企业需要加强自身竞争实力,为企业长久发展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同兼并重组一样,企业向中西部转移的决定权也在企业自己身上。记者采访某纺企时,相关负责人认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有难度,不但经济发达程度不够,而且在当地还没有形成一个整体的产业链,这对公司的生产、经营与销售会造成一定的难度。
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已经陆续有纺企在向中西部转移,这为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不过,这种转移是个长期的过程,需要长时间的运作。
中投顾问轻工业研究员朱庆骅对此则评价较高:“中西部地区在人力资源方面的成本优势较为明显,加上产业转移有利于拉动当地经济发展,因此中西部地区政府都持积极的态度,这使行业发展获得有利的外部因素,但是产业转移对地区配套设施的要求较高,这成为转移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纺织业十二五规划力推产业质变产业用纺织品被寄厚望
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秘书长李桂梅透露,纺织业十二五规划的重心是纺织业要实现由量到质的转变。
虽然纺织工业十二五规划已获工信部通过的消息早已放出多日,但相关程序的履行却一直未结束,对此,纺企早已跃跃欲试想一睹真容。
据了解,十二五期间,我国纺织工业将在关键技术创新、先进技术产业化运用、自主品牌建设、可持续发展、产业园区规划、产业布局调整、多层次人才体系建设以及企业兼并重组等八个方向进行突破,推动纺织工业的转型升级。
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秘书长李桂梅向《证券日报》记者透露,这次的纺织业十二五规划的重心将是纺织业要实现由量到质的转变。
由量到质的转型是重点
2011年,在纺企经历了棉花“过山车”、人民币升值与欧洲债务危机等困难后,大批技术低下的中小企业无法维持生计而纷纷倒闭。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纺企急需进行产业升级改变亏损现状。
工信部总工程师朱宏任曾公开指出,纺织工业正处于发展的重要关头,机遇与挑战并存比其他行业更加突出。棉价波动、劳动力成本上涨、融资难已经成为影响企业经营的重要制约。
据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端小平透露,十二五期间,化纤业将更加注重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协调发展产业链,将传统产业提升与新的经济增长点并重培育。
有消息称,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已被列为十二五期间纺织工业科技进步的重点任务。据了解,十二五期间国家将大力提高纺织工业自主创新能力,尤其是关键技术的创新,形成自主创新体系。提高超纺、高纺、功能性、差别化等纤维技术的创新,加强碳纤维等高性能纤维材料的技术研发创新以及生物质等可再生资源纤维技术的研发。
中投顾问轻工业研究员熊晓坤认为,当前我国纺织工业在部分化纤产品的创新能力、研发方面尚不足,而这部分正是此次“十二五”规划重点开发的项目,这些项目都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受益的化纤企业主要有吉林化纤、华峰氨纶、华峰超纤等企业。”
东兴证券分析,预计“十二五”期间我国高性能纤维行业产值的年均增速在20%-25%之间。重点可关注公司包括芳纶龙头泰和新材,兼具规模和技术优势的S仪化。目前,泰和新材自主开发了对位芳纶技术,建成了国内最大的1000吨/年产能,产品已经接近杜邦、帝人等国际巨头的品质,具备了替代进口产品的能力。
由于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性能要求高、生产工艺复杂、技术壁垒高,是未来产业升级的关键要素,有券商建议投资者关注其中具有技术、规模优势的公司,如生产航空航天复合材料产品,技术垄断优势明显的博云新材;具有生产芳纶纤维中间体技术优势的浙江龙盛;具备高端芳纶纤维产品生产技术和规模领先优势的龙头企业烟台氨纶;具有生产超高分子聚乙烯纤维技术与规模实力的S仪化。
产业用纺织品将成新增长点
为引导纺织工业脱离困境,工信部在制定相关规划时,产业用纺织品的十二五规划就是其中之一。
产业用纺织品又称技术纺织品或智慧型纺织品,可增加混凝土强度,减轻飞机、火车的重量,作为纺织垫可提高路轨安全,作为窗帘与金属纤维的混合物具有防火功能,被广泛用于交通、工业、医疗、建筑、航空航天等领域,是高附加值产品。
近年来,传统产业用纺织品持续迅猛发展,新兴领域如医用纺织品、阻燃、防护、特殊复合材料等纺织品也呈现了新颖的发展态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5月份,产业用纺织品中的绳、索、缆,纺织带和帘子布,非织造布三大类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88.7亿元,同比增长29.4%,实现销售产值471.9亿元,同比增长28.8%,产销率96.6%。而出口方面,海关总署数据显示,1~5月份产业用纺织品出口额达到66.8亿美元,同比增长29.4%,尤其出口单价普遍上涨。
产业用纺织品需要的化纤产品要求很高,主要面对的是高性能化纤产品,这需要企业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难度较大。不过,这个市场的前景很好,有较大的盈利空间。#p#分页标题#e#
事实上,我国有一些企业早已开始相关研发并已取得一定的成果。据最新消息,烟台氨纶集团所属烟台美士达特种纸业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航空级蜂窝芯材用间位芳纶纸顺利通过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技术鉴定,即将批量用于飞机制造。作为一种重要的航空材料,芳纶纸蜂窝具有重量轻、强度高、抗冲击、耐腐蚀、隔音隔热、便于大面积整体成型等优异性能,因此成为现代飞机结构部件的理想芯材。此次国产蜂窝芯材用间位芳纶纸通过中航工业技术鉴定,标志着中国在打破西方发达国家的技术封锁与市场垄断、实现飞机轻量化关键材料的国产化方面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兼并重组成为趋势
鉴于我国纺企低端产品的产能过剩,中小企业纷纷亏损与倒闭。中投顾问轻工业研究员朱庆骅认为:“必须加强企业创新能力,加快实现服务模式的转化,在适应终端产品特性的同时打造自主品牌,获得长期发展竞争力,而产业过剩亏损严重主要是由于行业品牌缺失,受限于中间材料的地位使其难以形成独立的品牌地位,因此转变模式,树立品牌地位是关键,重组并未唯一办法,企业间的合作、合资同样能够帮助企业解决问题。”
朱庆骅认为,重组能够加速行业优胜劣汰,对整个行业发展而言是有利的,这也将是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中小企业需要加强自身竞争实力,为企业长久发展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同兼并重组一样,企业向中西部转移的决定权也在企业自己身上。记者采访某纺企时,相关负责人认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有难度,不但经济发达程度不够,而且在当地还没有形成一个整体的产业链,这对公司的生产、经营与销售会造成一定的难度。
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已经陆续有纺企在向中西部转移,这为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不过,这种转移是个长期的过程,需要长时间的运作。
中投顾问轻工业研究员朱庆骅对此则评价较高:“中西部地区在人力资源方面的成本优势较为明显,加上产业转移有利于拉动当地经济发展,因此中西部地区政府都持积极的态度,这使行业发展获得有利的外部因素,但是产业转移对地区配套设施的要求较高,这成为转移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分享:
浏览排行 最新发布
- 01卫生部:研究血液制品 ...2019-11-04
- 02中国人民银行发放61 ...2019-11-04
- 03民政部拟规定基金会重 ...2019-11-04
- 04应健全保障房建设投融 ...2019-11-04
- 05全国金融工作会议1月 ...2019-11-04
- 06陶瑞芝:鼓励央企向上 ...2019-11-04
- 07半月谈:把脉2012 ...2019-11-04
- 08上海市房管局副局长庞 ...2019-11-04
- 09通用航空业补贴即将落 ...2019-11-04
- 01资产审计之银行存款收 ...2019-11-04
- 02资产审计之审查现金收 ...2019-11-04
- 03资产增减变动审计2019-11-04
- 04温家宝元旦到湖南看望 ...2019-11-04
- 05北京今年将试点家具以 ...2019-11-04
- 062012年经济领域新 ...2019-11-04
- 07北京市属国企2011 ...2019-11-04
- 08生肖邮票带动整体邮市 ...2019-11-04
- 09非美货币上涨金价高位 ...2019-11-04